全球央行儲備格局生變:黃金佔比29年來首超美債

内容头部广告位(手机)

香港新聞網9月12日電 國際儲備資產格局迎來重大轉變。資管機構Crescat Capital宏觀策略師塔維·科斯塔近日發佈一組數據顯示,除美聯儲外,全球央行儲備中的黃金佔比自1996年以來首次超越美國國債,標誌著黃金已成為全球央行最重要的儲備資產。

圖為浙江某金店 圖片來源:新華社

世界黃金協會今年6月發佈的《2025年全球央行黃金儲備調查》顯示,超過九成(95%)的受訪央行預計未來12個月全球央行將繼續增持黃金,這一比例創下自2019年調查該問題以來的最高紀錄。近43%的央行明確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增加黃金儲備。

業內分析認為,三大因素重塑了各國央行的資產配置邏輯。首先,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裂痕加深。美歐日英凍結俄羅斯儲備資產事件強烈衝擊全球信用體系,成為各國央行增持黃金的直接誘因。其次,美國債務高企透支美元信用。截至2024年底,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佔GDP比重達124.3%,償債能力受限,只能通過“債滾債”等方式緩解壓力,這些做法都透支了美國主權信用。第三,全球秩序重構推動央行購金規避政治風險。美國政治極化導致政策不確定性上升,削弱了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穩定性基礎。新興經濟體出於發展與安全考慮,多選擇減持美元資產、增持黃金。

世界黃金協會調查發現,各國央行黃金儲備策略正發生結構性轉變。59%的央行選擇將黃金存放國內,較2024年提升了18%;73%的央行預計未來五年美元儲備份額將下降,而歐元、人民幣及黃金佔比將上升。

長江證券判斷,地緣政治風險和政治極化仍在加劇,各國央行購金已從短期避險行為演變為長期戰略選擇。同時,當前全球主要國家軍費佔GDP比重處於歷史低位,為金價下行風險提供了“安全墊”。

世界黃金協會全球央行兼亞太區負責人樊少凱表示:“在充滿不確定性與動盪局面的當今世界,黃金依然是一項戰略性資產。利率、通脹與不穩定局勢等問題令全球央行憂心忡忡,這些都是促使其選擇增儲黃金來抵禦風險的原因。”(綜合21經濟網,環球網報道)

内容底部广告位(手机)